银川市科协积极开展科技助力脱贫富民工作
经济发展,科技先行。2017年以来,银川市科协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助力脱贫富民中的组织网络和科技人才优势,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双增”“双富”两篇文章,以“开放性、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为中心,切实为我市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繁荣以及脱贫富民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在助推银川市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制定并印发了《2017年“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银川行动”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由44名区外专家、82名区内专家组成的银川市科技专家服务团并积极开展科技扶贫服务工作。2017年3月,圆满完成了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培训班140名学员在闽宁镇原隆村4个产业扶贫试点现场观摩学习工作任务。举办多期精准扶贫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及扶贫干部培训班。银川市科协与县区联合将两级科普大篷车开进西夏区兴泾镇、金凤区良田镇、兴庆区月牙湖乡等移民村镇开展了科普大篷车宣传活动。召开红树莓扶贫产业发展专家对接座谈会,助力扶贫产业做大做强。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研究员张清华授予红树莓种植基地“中国林科院树莓课题组试验示范基地”的牌匾。协调宁夏一带一路树莓产业专业合作社、永宁县大展鹏飞劳务派遣公司、闽宁镇原隆村村委会三方签订了劳务用工合同,进一步带动原隆村移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深化闽宁合作项目。2017年“福建院士专家宁夏行”活动中,银川市科协积极行动,协调组织福建来宁院士专家与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四大产业和灵武市狼皮子梁蔬菜产业实地对接洽谈,促使闽宁院士专家与移民村产业达成6项合作协议。为促进协议项目尽早落地实施,2018年3月中旬,市科协联合市农牧局组织相关6家宁夏企业赴福建就2017年“福建院士专家宁夏行”签约项目进行进一步跟踪落实,并就“红树莓保鲜技术、树莓茶和其它深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以及科技人才培训项目”“枸杞保鲜技术及枸杞茶工艺提升项目”“灵武长枣保鲜延长技术项目”“食用菌的研究技术推广合作项目”“有机食品产销合作项目”等达成5项具体合作意向。随后,福建沈佳农业有限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来银实地考察,并分别与宁夏沃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灵武市宁六宝果品专业合作社签订了“有机蔬菜产销合作协议”“灵武长枣一二线城市订购协议”等两项合作协议。同时,企业将成立“闽宁协作”名特优农产品产销联盟,实现闽宁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双向整合,做到冷链物流共享,达到闽宁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一对一”。
借助闽宁协作这一机制,银川市科协积极推动闽宁两地之间的经贸合作和产业互补,全力支持推进闽宁产业扶贫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福建的科技、人才优势和银川市的资源、生态优势,带动我市移民地区快速、精准、有效的脱贫致富。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赴丹麦、俄罗斯学习考察现代农业,并与丹麦相关企业在土壤快速检测、土壤保护和修复、生物资源利用、树莓精深加工和新品种引进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丹麦相关专家已再次来银就快捷土壤检测、运用农业大数据分析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做进一步考察对接,并就土壤监测设备订购、农业专业人才培训等合作事项签订具体协议,并初步达成成立丹麦(银川)科技人才国际交流中心、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基金融资平台、举办丹麦(银川)青年人才创意杯大赛、开展农产品研发推广和人才培训、丹麦公司研发适合银川冬季种植的草籽、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土壤快速检测技术、土壤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分布式垃圾处理焚烧和生物秸秆再生利用项目、乡村分布式直饮水项目等10个合作意向。
完善筹资渠道。为不断壮大农技协、农村科普基地的实力,加强农村科普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银川市科协积极组织开展各县(市)区科协和邮储银行对接工作,深入到协会、农户就资金需求与银行产品之间供需问题开展点对点、点对面的对接会。修改完善了《银川市“银会合作”贷款贴息扶持资金实施方案》、出台了《“银会合作”贷款客户分级管理办法》等。目前,“银会合作”已累计授信放贷205笔7149万元,并对2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给予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4.35%的50%、70%、100%的政策贴息,贴息金额78.66万元。有效缓解了基层农技协、小微农企、专业合作社等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此外,银川市科协积极推动银川市科普惠民行动计划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奖励资金。2017年,银川市争取到中国科协、财政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资金85万元。此外,银川市财政局、银川市科协共同拿出奖补资金68万元用于表彰奖励银川市“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和个人”
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银川市科协积极发挥我市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积极指导贫困地区种植、养殖大户建立农技协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同时,引导优秀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牵头,组建成立农业产业联合会,使相关产业抱团发展,充分发挥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优势。结合农村科普示范创建深入基层农技协调查研究,制定出台《银川市星级示范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考核评定指标》,进一步促进我市农技协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举办了全市农技协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并积极与市级农技协联合开展活动。先后与银川市农作物蔬菜种子技术协会联合举办了全市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班和宁夏科丰种业水稻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创新中心科研进展发布会。
提升科普信息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已有农村科普服务站、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校园科技活动室等作用,依托中国科协“科普中国”、银川科普网、银川科普微信公众平台,推进科普信息在农村、学校等的落地应用。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科普e站277个,其中移民、贫困地区乡村e站102个,初步实现了传统科普工作与新媒体科普工作连接整合,形成了“互联网+科普”的科普工作新局面。通过视频、音频、图文信息等各种现代化的手段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普信息服务,切实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主动性。
(银川市科协组宣部 何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