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科普工作多点发力 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银川市:科普工作多点发力 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科普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对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银川市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在科普工作上多点发力,积极推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政策支撑保障,助力科普行稳致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坚持把科普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印发了《银川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等政策支持文件,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普人才建设5项重点工程,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通过这些政策举措,科普工作在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等方面得到了有力支持,为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设施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更加积极。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科普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博物馆、科技馆、生态园等科普阵地逐渐增多。2021年以来,贺兰县、兴庆区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银川市辖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1个,涵盖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三农”类、企业类、自然资源类等多个领域,现已成为公众学习科学知识、推动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群众对科学普及的需求,打造中小学生及社区居民喜闻乐见、兴趣浓厚、贴近生活的社区科技馆28个,通过丰富展品内容、增强体验功能等,让社区居民眼观、手动、思考、分享,获得更加沉浸式的科普体验。近几年,银川市辖区科普阵地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科普受益人数500万人次以上。
活动精彩纷呈,创新活力充分迸发。持续完善科技志愿服务体系,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500余支,发展科技志愿者1万余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举办5000余场(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既有科学实验演示、科普讲座,也有科普展览、科技竞赛等,针对青少年,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研学等活动;针对老年人,开展智能技术科普、健康科普等活动;针对产业工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科普进企业等活动;针对农民,举办农业技能培训、科普惠农等活动,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科普知识需求。通过举办这些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更加融入日常的生产生活,提升了广大群众创新创造活力和科学素养。
宣传行之有效,科普知识深入人心。近年来,银川市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让科普知识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科普轻骑兵”优势,做到区、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科普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通过发放科普资料、现场咨询讲解、亲身互动体验等方式,有效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受益群众达100万人次以上;同时,举办科普阵地展览、户外主题科普活动等500余场次,让市民亲身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体验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此外,利用电视广播、“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线上资源,广泛宣传科技、农技、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科普知识,科普信息得到更加广泛地传播,全民科学素质得到持续稳步提升。
(来源:银川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